✒️白玉蘭
分享
白玉蘭
英文:White Champaca
拉丁學名:Michelia alba / Magnolia x alba
又稱白蘭,在華南、西南及東南亞地區生長的常綠原生植物,屬木蘭科含笑屬的喬木。
一般可長至10 - 13米的高度,由黃玉蘭和山含笑自然雜交孕育。
在東南亞與中國的熱帶或亞熱帶地區,
白玉蘭因為有著濃烈的香氣,而成為一種園藝植物並廣泛種植。
在中醫領域,白蘭的花可用來行氣止咳,
在臺灣俗稱玉蘭花。
白玉蘭的花和葉都可以萃取精油,
葉片蒸餾的精油以清雅花香混合木質調為主,其香氣層次豐富,
主要成分:
芳樟醇/沉香醇(Linalool)占主導,在葉片精油中含量達 76.6%,
花部精油中則為63.2-89%。此成分賦予精油有酯類精油的甜香,
並帶有柑橘與木質底蘊。
花蕾階段:
未成熟花朵含有高比例的二氫香芹醇(Dihydrocarveol,44-65%),
呈現草本與柑橘調。
隨花朵開放,芳樟醇比例上升至59-89%,香氣轉為濃郁花香。
細部差異:
雌蕊、雄蕊等部位含更高芳樟醇(74.5-74.4%),
花部則混合丁酸甲酯等化合物,增添果香與青草氣息。
科學實證功效
白玉蘭具有抗菌與抗真菌,
對革蘭氏陽性菌(如金黃色葡萄球菌)抑制效果顯著,
最低抑菌濃度(MIC)為1.25-10 μl/ml,
對白色念珠菌(Candida albicans)亦有抑制效果。
抗氧化
透過 β-胡蘿蔔素漂白測試,
白玉蘭葉精油抗氧化效果達93.9%,超越標準抗氧化劑BHT(83.3%)。
花部萃取的精油在共軛二烯法測試中抑制脂質過氧化達 90.7%,與維生素E相當。
抗炎與鎮靜
芳樟醇/沉香醇經腦波(EEG)證實能降低β波活動、提升快波α波(12 Hz),
顯示鎮靜與放鬆效果,女性受試者反應更顯著。
實驗顯示具抗哮喘潛力,能抑制呼吸道發炎反應。
傳統醫療應用
東南亞傳統用於退燒、止咳、緩解頭痛與呼吸道感染,並治療瘧疾、梅毒等。
情緒調節
臨床試驗指出,吸入白蘭花/葉精油後,
提升活躍感與清新感,降低疲倦,
左腦前區與後區的α波活動增加,暗示情緒平衡與壓力緩解效果。
Tips:
請勿與木蘭屬植物 Magnolia denudata 混淆,
坊間有賣該物種萃取的精油,
也標註為白玉蘭,但兩者花形香氣皆不相同。
商品評價
成為首位評論者
撰寫評分
您對於產品的評價
您對於產品的評論